【新春走基層】昆曲因他們而美麗
新華網(wǎng)北京3月6日電(記者 蘇影)被譽為中國戲劇“百戲之祖”的昆曲雖然起源于江蘇昆山,但愛好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的昆曲愛好者在全國卻是比比皆是,我國西南一隅的貴州就有這樣一群昆曲愛好者,他們因昆曲而結(jié)緣,每逢周末假日一起唱念做打,一起了解昆曲的“前世今生”。
圖為曲社公益講座現(xiàn)場。(見一曲社提供)
記者春節(jié)期間探訪了這群可愛的曲友,探究生活在現(xiàn)代的他們?yōu)槭裁磿挥兄鴰装倌隁v史的昆曲所吸引、感動,昆曲究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據(jù)貴陽昆曲民間社團“見一曲社”發(fā)起人之一白慶慧介紹,曲社成立三年以來,從最初的30人報名入社到現(xiàn)在已有60多名學員加入,其中既有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也有職場白領(lǐng)。最年長的是60多歲的退休干部,最小的學員是跟著媽媽一起來上課的“昆曲娃娃”,每次來上課時也跟著大家一起咿咿呀呀地學唱。狗年開年,曲社又將吸納新的一批學員,到時又有新的血液注入社團。
圖為曲社學員練習身段。(見一曲社提供)
“讓我最感動的是很多學員通過各種渠道輾轉(zhuǎn)找到曲社,探尋著各自對昆曲的理解,在昆曲中找到自己的喜好與方向?!卑讘c慧一說到社團的學員就滔滔不絕:“葛姐年齡雖大卻在家中苦練,把昆曲的身段神韻學了個七八成;學霸小海為了徹底地了解這門戲曲,把昆曲的‘前世今生’都找來典籍一一研習;熊大師兄把昆曲與其他傳統(tǒng)文化巧妙結(jié)合……”
中國文化的美其實是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的,等待著被喚醒,也許你還沒有找到,而曲社的學員卻幸運地找到昆曲這個載體,還能從各自的角度發(fā)掘出昆曲獨特的美。昆曲觸碰到他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對昆曲的真愛也通過各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作為90后,昆曲讓我逃離快節(jié)奏時代的紛擾,穿越到古代,做了回享受慢生活的人,也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學詩詞、學禮儀、學做人……”因為外婆和媽媽都是越劇迷,90后學員宋玟瑾從小就跟戲曲結(jié)緣。聽著戲曲長大的她,在曲社里除了學習昆曲外,還學習曲笛,為曲友伴奏唱曲。在生活中,昆曲對她來說是“曲如空氣”,不管是做飯、打掃、還是洗澡,都會打開藍牙音箱一邊聽一邊跟唱。為了盡快學會吹曲笛,就算是在出差在路上,也會戴上耳機,看著曲譜,打著節(jié)奏聽昆曲。通過學習昆曲,她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加熱愛,覺得傳統(tǒng)文化更加立體而有趣。
白慶慧則通過學習昆曲學會了欣賞古典戲曲之美,并對其他的中國古典文化之美有了更深的感觸。她說:“學習昆曲讓我的生活更加地能夠與內(nèi)心連接,哼著小曲的時候,和自己在一起怡然自得,是另一種美妙?!?/p>
今年62歲的熊世明,是社團里年紀最大的學員。喜歡詩詞歌賦的他通過昆曲打開了文化寶庫的另外一扇門,原來只會讀詩詞的人,現(xiàn)在用昆曲的方法優(yōu)美地唱詩詞?!耙x的書又多了,而且可以邊唱邊讀。唱詞曲,一個人也回腸蕩氣?!?/p>
圖為曲社一期菊月雅集。(見一曲社提供)
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蓬勃發(fā)展、娛樂多樣化的時代,如何傳承傳統(tǒng)文化是個非?,F(xiàn)實的問題,昆曲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許多戲曲人都在做著各種嘗試,包括做戲曲周邊、線上互動、戲曲進校園等,讓更多的人了解、接觸到傳統(tǒng)戲曲。像曲社這樣的民間團體在昆曲的傳承上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曲社除了邀請昆曲名家開設(shè)唱腔、身段等課程給學員授課外,還開展多場公益講座、活動和雅集,普及、推廣和傳播昆曲文化,讓更多愛好昆曲之人一起走進昆曲的世界,領(lǐng)略昆曲之美。許多來筑演出的昆曲演員受邀來給曲社講課時,都會為社團曲友的熱情、堅持和專業(yè)而感動。
當我們感嘆“戲曲觀眾多白發(fā)”的時候,像曲社這樣的民間團體見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戲曲,聽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就像白慶慧的新年愿望一樣“愿昆曲一直都有傳承,一直都被一眾愛好之人維護、喜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