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手,那抹红-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1/27

10:3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新春走基层

那双手,那抹红

2025-01-27 10:38:0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4版 新春走基层

   ▲这是张爱华(右)和潘国章一起去查看“红军洞”纪念碑(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走遍河南山和水,一双双乡亲们的手总是让人难忘。

  第一次沿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去兰考采访,乡亲一把拉住我的手,笑着说:“你回来了?”第一次回访豫东南小村的老支书,她拉着我的手,讲村里的发展变化,讲乡亲们的喜和盼,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临到告别也不松手。

  同行的人看我有些扭捏,正色说:“俺们河南乡亲最淳朴,他们没把你当外人,把你当亲人呢!”

  最难忘的一双手,是新县老党员、英雄后代张爱华的手。

  农历小年,寒气逼人。穿过大半个河南,我一头扎进山峦起伏的大别山老区,赴张爱华老人的新年之约。

  去年夏天,听说她为了一句承诺守护“红军洞”一甲子的故事,便去山里寻她。远远看见漫山苍松随风摇摆碧绿如海,一面红旗挺立山腰红得耀眼。山脚下,一位瘦小的老人背着草帽,拎着镰刀,腰板挺得笔直,伸出手紧紧握住我。

  那是一双挥舞镰刀的战士般的手。她一只手挥动镰刀披荆斩棘,一只手领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我在崎岖的山路上疾行。

  那是一双握过粉笔的教师的手。她翻开家里的一本本日记,娟秀的字体记录了她60年如一日传承大别山精神的密码。

  那双手让我想起穆青脍炙人口的《难忘那双手》,在河南大地上,都是那么质朴、那么有力。

  临别时,张爱华攥着我的手定定地看着我,满脸皱纹如菊,但眼光清澈明亮。

  “年前儿还回来吧。”

团 圆

  车刚进湾店村潘湾组,远远望见一座白墙黑顶的二层小楼,楼前一面红旗伴着炊烟温柔摇曳,红旗下,张爱华穿着一身暗红色棉袄,和老伴儿潘国章手拉着手,翘首向我们张望着。

  赶紧下车,拉住大爷大娘的手,奉上年货拜年。手凉凉的,不知在风里等了多久。

  一边的女儿说:“我妈一直盼着呢。这身红袄只有碰上喜事才穿。”

  拉着我进屋,门前干净得找不到一根草,刚添完柴的铁炉噼啪作响,驱散一身寒意。炉盘上,金黄的橘子、甜蜜的桂圆烤得暖乎乎的。

  大娘拉过儿子、孙子一一为我介绍。为了这次团圆,儿子从郑州驱车400公里赶回,孙子从杭州坐了一夜火车回来。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时候不早,我们去厨房帮厨,四台灶火烧得正旺,大姐在煎鱼,鱼块入锅呲呲啦啦好不热闹。二姐在蒸糯米团子,喷喷香。大儿媳一边洗菜,一边照应着小火炉上咕嘟咕嘟的鸡汤。

  小年夜晚饭前,我和同事为祖孙三代拍了全家福,每个人都笑得灿烂。大爷大娘胸前的党徽格外醒目。

  暮色四合,山窝窝里的潘湾组已是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团圆饭。大爷大娘一家人围坐桌前,清甜的羊肉、厚实的肉糕、飘香的腊肉、精致的扣碗、火热的炖锅摆了满满一桌。此起彼伏的“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和大娘即席吟诵的诗句“茅屋变成小洋楼,野菜变成鱼和肉;吃喝不愁样样有,生活过得很满足”激起一片欢声笑语。

  大爷骄傲地夸起儿女们。四个儿女都有自己的事业,六个孙辈都是大学生,其中还有两个是研究生。

  “你们是怎么把孩子培养成才的?”

  “我怎么走路,他们就怎么走。踏踏实实,一点雨要一点湿。”大娘的话朴实却有深意。

  酒至半酣,大娘抚摸着面前一只酱色的陶制酒壶和白色酒杯,讲起了往事,声音纯净而动人。

  “这套酒壶酒杯不好看,但有意思(义),我洗得很干净。它是老领导、老红军刘名榜来家里吃饭时用过的。”

  “这次团圆饭菜单是二女儿拟的,吃的是红军宴。没有大鱼大肉,都是山里菜。28个菜,代表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

  “这盘野菜叫珍珠花,也叫将军菜,当年红军就靠它过日子。那些豆腐乳、腌萝卜都是我自己做的,刘名榜最爱吃。他对我说,吃席都要上,不能忘本。”

  我们停下酒杯静静地听,品味着这场不寻常的团圆饭。

长 征

  天色渐明,蒙蒙细雨把大别山笼罩在一片寒冬的灰色中。张爱华换上军绿色的解放鞋,戴上棕黄色的毛线帽,拿着镰刀,领着大爷和儿孙们从潘湾出发,开始每次团聚之后最重要的仪式——巡山。

  这是张爱华一家几代人的“长征”。

  群山环抱的潘湾是刘名榜等先辈先烈带领革命武装坚守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核心地带。不足两百人的村庄,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先后有80余人壮烈牺牲,把鲜血播撒在这片红色的群山间。

  从潘湾西行数百步,我们就走进了大别山。

  放眼望去,这里真是山的世界,满眼都是崇山峻岭,山高林密织起了一望无际的隐蔽所。苍松翠柏挺立在悬崖绝壁间,像一位位红军战士守卫着山林,朔风卷动树叶发出敲金戛玉之声,仿佛回到枪林弹雨的岁月。

  “不管天气多冷,一进山,浑身就热腾腾的。”张爱华说。

  “红军洞”分布在“乱石窝”半山腰以上方圆近千亩的怪石之中。战争年代,红军和游击队员利用这片山洞与敌人战斗、周旋。由于山林茂密,即使人们走到面前,不仔细观察,也很难发现这里有山洞。

  “红军洞”是张爱华的另一个家。山路蜿蜒,老人的步伐轻盈,眼光敏锐。

  “那片草丛后面是‘公共洞’。”

  “这块大石头下面是‘燕子洞’。”

  用镰刀敲敲石板,“这是红军的床。”

  指指杂草丛和珍珠花,“那是红军的被子和粮食。”

  “山上一共有多少洞?”

  “我和老潘一共找到42个,全部走完,要两天两夜。”

  行至半山,老人的步伐明显比去年巡山时吃力,高处要用镰刀顶住台阶借力向上攀爬,令人心疼。

  山腰有一处平台,三棵高大的四季青簇拥中,一面红旗迎风招展,一块石碑巍峨耸立,上面镌刻着三个鲜红的大字——“红军洞”。

  张爱华和潘国章忽然加快脚步,熟练地爬上碑座,掏出手巾,一寸一寸地擦拭着纪念碑。擦完退后几步仔细打量,又爬上碑座把角落里的灰尘擦去。冬日柔和的光线中,大字如火,愈加醒目。

  每逢七一更换党旗,每逢十一更换国旗,每周巡山擦拭丰碑,这是老人无声的铭记和守望。

  在纪念碑前,张爱华神情肃穆。61年前,新县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刘名榜回到这里,指着这片曾经“家无隔夜粮、人无出门衣”的荒山动情地说:“新县是革命老根据地,是无数革命先烈战斗和安息的地方。‘红军洞’是历史的见证。要保护好,永远不能被人破坏了。”他用手杖指了指人群中老部下的女儿张爱华说:“你最年轻,是革命的后代,这里就交给你了。”

  一诺胜千金!

  从此,23岁的张爱华把青春年华抛洒在大别山深处。

  当年的“乱石窝”像一片原始森林,通往山里的羊肠小道被一人多高的荆棘覆盖,张爱华挥起镰刀披荆斩棘。被马蜂蜇过,被毒蛇咬过,被野猪拦路,还掉进过冰冷的水潭险些丧命。60多年来,她穿坏了上百双鞋,用坏了100多把镰刀,走了无数个“二万五千里”。一双当过教师的纤弱细腻的手结满了盔甲般的老茧,变得粗粝而生硬。

  “我要守在这儿,守100年!我不在了,还有孩子,还有孙子。”

  声音激越,在山谷中回荡。

  是什么力量让老人为了一句承诺守护一生?

  红旗低垂,随风轻拂。张爱华目光悠远,缓缓作答。

  “我爸爸张贤盛是红军的旗手,在冲锋时右臂被打断,他用左手扛旗继续冲锋。”

  “我婶娘晏春山是大别山‘江姐’。被捕后十个手指都被钉上竹签,受尽折磨却宁死也不肯透露‘红军洞’的位置,在悬崖边,她紧握双拳高呼‘红军万岁’,一跃跳下山崖。”

  张爱华边说边拈出鬓边一缕花白的头发。

  “和她们相比,我付出的就是一根毫毛,不值一提。”

  “这些血与火的故事应该永远被人记住,一代一代传下去。”

  前些年,有开发商盯上了山里的石头,把挖掘机轰隆隆开进了大山。张爱华挺身而出,掏出红色的文物保护员证,告诉开发商这里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块石头也不能动。

  “可他们不听啊。我就用手捂住安炸药的石孔,把身子扑上去,你们要动‘红军洞’,就先弄死我!”张爱华说着,把手按在碑座上,一下子把身子贴上去,做出当年吓退开发商的动作。一米五的小个子和高大的“红军洞”石碑仿佛融为了一体。

  看着眼前矮小瘦弱的老人,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心 愿

  小雨渐停,山谷两边的冬青树愈加青翠。我们陪着老人一家,缓缓下山。

  “西旭,今年有什么愿望?”张爱华喊着孙子潘晨的乳名问。

  “把学业搞好,希望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潘晨说。

  “潘丽呢?”

  “今年把‘红军洞’的资料再丰富丰富。”张爱华的女儿潘丽回应。

  还有几天就是除夕,一家人边走边聊,聊到了马上要开的家庭会议。“‘红军洞’是我妈的命,也是我们一家的命。我家一年要开四次家庭会议,春节这次最重要。去年,母亲带着我们做了‘百年计划’,要把‘红军洞’守护100年。给我们兄妹四人都分了工,大姐离得近,负责照顾父母的起居,大哥协助父母巡山、打扫纪念碑的卫生,我和二姐负责整理资料。”

  “今年我们的主题是怎么把‘红军洞’的故事讲得更好。”张爱华的小儿子潘民说。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中会见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时说,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张爱华有幸参加了会见。那天她兴奋得睡不着觉。从那一刻起,张爱华的坚守多了一项更重要的使命——吃水不忘掘井人,一定要把英雄故事讲好。

  在那天的日记里,张爱华写道:“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和老伴儿高兴地见到了总书记,让我很受触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守护好‘红军洞’的信心,肩负好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把我一生的精力全部献给这块红色的土地。”

  2020年,新县成立了“英雄山”党支部,将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组织起来,专门负责红色历史挖掘宣讲、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工作。

  张爱华是其中一员。近5年来,她讲课400多场,最多的一年讲了131场。为了讲好“红军洞”的故事,说了一辈子方言的张爱华,开始跟着电视学说普通话,磕磕巴巴将方言翻译成易懂的词汇,“山伢子”也换成了“小朋友”。

  目前“红军洞”已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同时,这里也是大别山干部学院的教学点,接受红色教育成了学员们的必修课。

  临别,再次轻轻抚摸老人饱经沧桑的手,我问:“新年您有什么愿望?”

  “我希望能在‘红军洞’附近建一座崭新的讲习所,更好地把红色故事讲给大家听。”84岁的张爱华说着拍拍红色的棉袄,像战士般挺直了腰板。

  “我还年轻,新的一年,还想跳一跳。” 

(记者李俊)

新华社郑州1月26日电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红军,张爱华,大别山,红色,老人,镰刀,故事,河南,后代,英雄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