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奔頭了”——去年拍VR上兩會的貧困村如今怎樣了?

2017-03-14 22:50:1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3月14日新媒體專電 題:“生活有奔頭了”——去年拍VR上兩會的貧困村如今怎樣了?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熊豐 宋玉萌 龐明廣

  去年全國兩會前,拉祜族全國人大代表李松泉用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拍攝了一部記錄云南省瀾滄縣大幫考寨貧困面貌的全景視頻。李松泉把這部片子帶上全國兩會后,其中反映的貧困狀況令人大代表們感到震撼。

  一年過去了,在國家精準扶貧戰(zhàn)略推動下,大幫考寨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村民的日子過得怎么樣?今年兩會期間,記者一路翻山越嶺,再次探訪了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寨子……

  工作隊來了,貧困山寨有了脫貧主心骨

  云南省瀾滄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全縣有貧困人口13.93萬,占總人口的28%。大幫考寨所在的糯福鄉(xiāng)南段村是瀾滄縣最偏遠的村落之一。

  驅車進入瀾滄縣景邁山深處,顛簸的彈石路在距大幫考寨還有近20公里時變成了寬敞平坦的水泥路。進入南段村,修葺一新的村委會辦公樓、熱火朝天的安居房工地、正在茶園里采茶的村民……短短一年時間,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讓記者應接不暇。

  “一看房,二看糧,三看有沒有臥病在床,四看有沒有讀書郎。”走進村委會,南段村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靈雁正在給來輪換的扶貧隊員傳授入戶調查“四看”法。

 ?。玻埃保的辏冈拢髱涂颊诘哪隙未灞淮_定為云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的掛鉤扶貧點。交警總隊派出10人的駐村工作隊駐扎在這里,他們脫下警服,變身“農(nóng)民”,帶著村里人脫貧。

  一年多來,駐村扶貧工作隊籌措資金先后為南段村硬化修繕了19公里的進村道路,修建了水庫,為南段村小學的200余名師生捐贈了校服、棉被及教學用品……最近,扶貧工作隊還在村委會辦起了夜校,組織農(nóng)業(yè)技術培訓會。

  張靈雁說:“現(xiàn)在,村民把我們當成主心骨,家里遇到什么問題,都會找扶貧工作隊員幫忙出主意?!?/p>

  新房建起了,日子有了新奔頭

  就在去年,大幫考的老百姓還住著破舊的桿欄式木屋,墻體木板透風,人畜混居。如今大幫考整個寨子通過易地搬遷,已經(jīng)搬到了地質結構較為穩(wěn)定的地方。從山坡上遙望新的大幫考寨,嶄新的民居藍頂白墻,與青山綠樹融為一體。

  李娜法與丈夫是大幫考寨最年輕的夫婦。去年底,她和寨子里其他村民一樣,搬進了磚混結構的新房。“現(xiàn)在踏實舒服了,以前風大了,屋面都會被吹掀掉,能住進這樣的房子想都不敢想?!崩钅确◤男≡诖髱涂颊L大,茅草房至今依然是她腦海里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

  李娜法帶記者走進她的新家,新家有一個客廳和四個房間。她說,沙發(fā)、電視柜和一張小桌都是在鄉(xiāng)上買的,還買了一個電視機和舊的柜式冰箱。她告訴記者,建新房得到了4萬元補助,今年她可以申請貸款,能把還欠著的3萬多的工錢還上了。

  李娜法父母早逝,丈夫在村小組里當會計。如今住進了新房,她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打算和期望。“家里有十來畝茶園,一點點水田和旱地,要好好管好?!崩钅确ㄟ€把以前住的木板房改造成了小賣部。她說,自己沒有積蓄,都是賒來的貨,老板說了可以先賣了再付貨款。

  產(chǎn)業(yè)規(guī)劃了,自力更生好好干

  記者到南段村的第一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雨,第二天清晨,茶山上已有村民在采摘春茶。南段村所在的南段山與景邁古茶山是姊妹山,全村有一千多畝生態(tài)茶林,幾乎家家種茶,但由于做茶工藝粗陋,茶好卻賣不出好價錢。景邁山春茶能賣到500多元一公斤,而南段村的茶價卻只有70多元一公斤。大多數(shù)村民收的茶只賣鮮葉,一公斤只能賣到10元。

  駐村工作隊從省里請制茶專家來給村民授課,還在南段村建起了曬茶棚。大的村小組建兩個,小的也有一個,今年建完后免費提供給村民使用。有了曬茶棚,村民們種出來茶可以進行加工,相比只賣鮮葉,收入能增加好幾倍。

  “以后就是好好種地種茶,掙到錢,就討個媳婦?!保矗岸鄽q的村民李扎迪至今未婚,談起以后的打算,他這樣說道。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告訴記者,因為南段村很窮,周圍寨子的姑娘以前都不愿意嫁過來,如今生活有奔頭了,單身漢們也看到了希望。

  “要發(fā)展還要多讓年輕人出去見世面。”糯福鄉(xiāng)副鄉(xiāng)長李佳說,原來當?shù)乩镒迩嗄甏蠖辔幕讲桓撸枷胗^念保守,不愿走出家門。通過鼓勵和引導,去年底,南段村的16名青年在幫扶部門的安排下去昆明打工。

  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李松泉說,這一年來,看著家鄉(xiāng)一天天的變化,感到十分欣喜。“大幫考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四千多元,比脫貧標準高出了一千多元?!彼f,“今年全國兩會我又提出建議,下一步針對貧困地區(qū)要因地施策,加大產(chǎn)業(yè)扶貧力度,提升群眾素質,鞏固脫貧成果。”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

[責任編輯: 孫廣見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62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