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卸不了任的“第一書記”李桂發(fā)
2019-11-17 16:40: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 題:卸不了任的“第一書記”李桂發(fā)

  新華社記者葉婧

  回到位于山東德州市區(qū)的工作單位沒幾天,“委任狀”又送來了,李桂發(fā)又被派到德州禹城辛寨鎮(zhèn)前賈坊村,任“第一書記”。

  李桂發(fā)是德州市科協派駐禹城市的“第一書記”,曾先后在莒鎮(zhèn)莒鎮(zhèn)社區(qū)、莒鎮(zhèn)董屯村任職?!捌鋵崳业摹谝粫洝ぷ鹘涷?,都是之前兩輪任期積累的。與其說是我駐村幫扶,不如說是支部書記,村民們在教我如何工作?!崩罟鸢l(fā)說。

  說起前兩輪、共四年任期,禹城莒鎮(zhèn)董屯村黨支部書記程發(fā)軍最有發(fā)言權。因為有三年,李桂發(fā)都在董屯村工作。

  2016年4月,李桂發(fā)到董屯村時,這里是山東省級貧困村?!按迕裰恢婪N玉米、小麥,連花生是怎么長的都沒見過;老百姓致富沒門路、沒資金、沒技術,集體沒收入,啥都干不了。”李桂發(fā)對剛來到董屯村時的情況記憶猶新,也正是這樣的情景,讓他下定決心“要給窮根松松土”。

  當時程發(fā)軍卻有別的想法:“說實話,李書記不是我見過的第一個下派駐村干部,一年到頭見不到幾回的‘第一書記’我也見過,所以一開始我對他愛答不理??蓻]想到,這一次,來了個真抓實干的?!?/p>

  脫貧致富,產業(yè)先行。李桂發(fā)組織村民到省內各地參觀學習土豆、葡萄、大豆等特色種植項目,最終決定成立了富硒馬鈴薯協會、精品雜糧協會,以土地入股分紅,帶領村民種植優(yōu)質馬鈴薯、花生、大豆。

  “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沒水大河干,村民和村集體必須同步富裕。所以我們決定,按照20%留集體、30%給村貧困戶會員、50%用于擴大再生產的思路進行分紅。”李桂發(fā)說。

  2016年秋天,莊稼豐收后很快銷售一空,村集體有了3萬多元收入,董屯村村民也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

  “第一桶金”還沒捂熱乎,李桂發(fā)的第一輪任期將滿。2017年3月,山東省德州市委組織部到董屯村進行“第一書記”考察座談,沒想到現場涌進了幾十名村民?!袄顣?,再繼續(xù)干兩年吧,村里離不開你啊”“桂發(fā)你留下吧,老少爺們舍不得你”……

  在村民們的挽留下,李桂發(fā)“原地”開始了他第二輪“第一書記”任期,而嘗到了甜頭的董屯村村民干勁更足了。李桂發(fā)趁熱打鐵購進設備,加工面粉和花生油,僅2017年春節(jié)前后,村里就賺了26多萬元。

  不僅如此,董屯村還結束了延續(xù)多年“村支書家里辦公”的“老皇歷”,搬進了嶄新的村委會,而院前廣場則成了村民樂園,一到晚上村民們就跳起廣場舞;原先坑洼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

  貧困村成了小康村,遇到鄰村的熟人,程發(fā)軍的腰桿兒也硬了?!八麄兌己芰w慕咱有個李書記?!?/p>

  如今,仿佛卸不了任一樣,李桂發(fā)已經開始了自己第三輪“第一書記”任期,但他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

  “脫貧攻堅是大事,我是一名退伍老兵,退伍不能褪色,軍人敢闖敢拼的優(yōu)良傳統不能丟。既然組織選派了我,干事就要干出個樣子來,讓更多老百姓盡早過上好日子!”李桂發(fā)說。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江西廬山:楓葉美景迎客來
江西廬山:楓葉美景迎客來
小錦鯉“游”出大產業(yè)
小錦鯉“游”出大產業(yè)
皖南冬韻
皖南冬韻
天路彎彎
天路彎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524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