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醬臘肉、重陽糕、桂花酒等中國傳統(tǒng)地方美食,到蜀繡、窗花、千層底布鞋等傳統(tǒng)民間工藝藝術,再到貼春聯(lián)、插艾草、吃月餅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她們講述著中式生活的寧靜致遠。
網(wǎng)紅江湖,幾周一個新格局。
有人成了“頭部”,火得一塌糊涂,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帶貨一哥”李佳琦;也有人觸了礁,在被迅速推上熱搜之后,又輕易地被人們遺忘,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還有人出了海,悄悄地收割著五湖四海的粉兒,短時間內成了國際咖,就像寧靜致遠的李子柒、田園質樸的滇西小哥。
為什么出海?在廣闊的市場利用商業(yè)價值進行變現(xiàn),讓網(wǎng)紅這個職業(yè)更加賺錢。俗話說,不會賺錢的網(wǎng)紅不是好電商。Instagram的10億月活、YouTube的20億月活、Facebook的24.1億月活……“站”在這些月活背后的,是全球用戶的關注力和時間成本的投入,是龐大的品牌廣告預算的數(shù)字化遷移,是希望搶占全球化市場的企業(yè)們。如此誘人的蛋糕擺在面前,恐怕誰都會有嘗一口的沖動。
所以,網(wǎng)紅們選擇出海并不奇怪,有專業(yè)的MCN機構全盤運作其出海也不奇怪,更值得探究的反倒是:為什么成功的是她們,為什么偏偏是她們讓外國粉絲抱著手機欲罷不能?
解題之前,先看兩則實例。入駐YouTube兩年的李子柒發(fā)布的視頻中,播放量頗高的一個是《花生瓜子糖葫蘆,肉干果脯雪花酥——年貨小零食》,長度10分11秒。視頻中,李子柒將頭發(fā)盤起,身著深藍色棉襖,一個人在房前屋后和自制土灶前忙活著,在后期配置的清新純凈的背景音樂中,偶爾還能聽到肉下鍋的滋啦滋啦的聲音。巧合的是,與李子柒一樣,滇西小哥目前被觀看次數(shù)頗多的一條視頻,內容也有年貨制作過程——《煉豬油、炸油底肉,提前準備過年菜》。
從中看到了什么?是生活著的中國文化。他們的視頻聚焦最能打破文化圈層的美食,卻又不局限于美食,更多體現(xiàn)的是“風物”。從醬臘肉、佛跳墻、重陽糕、桂花酒等中國傳統(tǒng)地方美食,到口紅紙、蜀繡、窗花、千層底布鞋等傳統(tǒng)民間工藝藝術,再到貼春聯(lián)、插艾草、吃月餅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李子柒用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簞食一瓢飲的方式,講述著中式生活之美。能砍甘蔗、摘蓮藕,會被辣椒嗆得流淚,操著云南土話與家人溫情互動,滇西小哥的每一幀畫面都有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看懂這種熱愛不需要翻譯。
遙遠東方郊野里烹飪出的秘制美食,完成了世界對于東方文化的想象;其中描繪的貼近自然、有家人親密陪伴的生活方式,更是令常年游走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產(chǎn)生了向往。這樣的內容,已足夠成為外國網(wǎng)友打開視頻的理由。而“點擊”的動作,或許也驗證了華語影視出海專家陳泰然曾經(jīng)的一個觀點:“西方國家對中國這個浪漫而神秘的東方國度,一直抱有各種各樣的藝術想象,以及無止境的好奇心與探究欲?!?/p>
在此之上,輔以默片的形式。長度控制在5至10分鐘,出鏡者言語不多,視頻標題和字幕都只有簡單的中英文介紹。內容好懂,情節(jié)簡單,在低語言門檻之下,不會中文也能跟著李子柒、滇西小哥一起寧靜致遠、田園質樸。
加上精良的制作。每個視頻從策劃到完成,都舍得下大力氣、下苦功夫。李子柒曾坦言,有些視頻一拍要拍8個月,中間許多技能是她后來學的,比如為了拍“活字印刷”,專門花了小半年時間去學,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視頻;為了做拉面視頻,花了兩個月時間向師傅學習,終于以“二細”的標準完成視頻錄制。
于是,這才有了李子柒、滇西小哥在海外平臺上的高點擊量和高完播率,也才有了海外媒體“滇西小哥的頻道讓世界迷上了云南”的贊美。雖然也有一些雜音存在,但我們的問題不是李子柒有多少問題,而是李子柒太少了。至于誰能成為下一個“李子柒”,還有待時間和市場的考量。(王堇)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