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使用機器學習技術訓練計算機,使其可在不使用熒光標記的情況下較為準確地辨認出細胞結構。
傳統(tǒng)的熒光顯微法使用發(fā)光分子標記來確定細胞結構,但價格昂貴且每次只能觀察一部分結構。發(fā)表在新一期《自然·方法》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這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可在黑白圖像中辨別擁有2萬多個蛋白質的人類細胞結構。
論文作者之一格雷格·約翰遜說,該技術可以在更大尺度上觀察細胞結構,尤其適用于活細胞的觀測。它可用于腫瘤活檢、再生醫(yī)學,還可在培育器官或身體組織時觀察細胞如何發(fā)生實時變化。
據(jù)介紹,研究團隊使用一種被稱為“卷積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訓練計算機,讓后者識別線粒體等的圖像。他們測試了12種細胞結構,計算機的多數(shù)識別結果與熒光標記圖像相符,未來接受更多的訓練還能進一步提高準確性。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杰·布倫特說,這種技術將讓研究人員更好地觀測細胞和組織功能,并可節(jié)省資金,有助于生物和醫(yī)學研究的普及。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